三個決定正式宣布!台積電開始回頭了?外媒:已經太晚了

台積電意氣風發的時候,就是同時擁有蘋果和華為這兩個客戶。2019年時,蘋果給台積電貢獻的營收占比為23%,華為14%,兩家分別是台積電的第一、二大客戶。

然而,美方為了讓台積電不能給華為代工,連續三次修改了相關規則,導致台積電最終失去了華為這個第二大客戶。台積電從此開始受到限制,如今想回頭也不能了。

台積電之前對華為也算是仁至義盡,當然也是不想失去這個大客戶,以致造成更大的損失。之前,美方限制要求是美技術占比超過25%,台積電直接表示低于25%。

後來,美方又將美技術占比調到了10%,台積電表示5nm工藝中的美技術占比低于10%,繼續給華為代工麒麟芯片。于是,美方直接要求,但凡采用美技術都不行。

即使如此,台積電還利用緩沖期,積極協調產能,為華為生產了盡可能多的芯片。

 

之后,雖然華為空出產能被補上了,但台積電再也沒有份額超過10%、像華為這樣的大客戶。并且台積電開始更加依賴美企,尤其蘋果份額繼續提升,成了一家獨大。

台積電在蘋果面前不僅失去了議價權,甚至連在美建廠都受到一定影響。蘋果畢竟是美企,在美方積極提升本土芯片制造的形勢下,即使作為芯片使用者,也會出力。

蘋果對外表示不想過度依賴亞洲產能,為降低風險,將實施芯片制造來源多樣化。

這意思夠明白了吧,所以後來台積電才會決定,在美建5nm工廠的基礎上,再建一個3nm廠。庫克不僅參加了台積電美工廠儀式,還激動表示將用上美國制造的芯片。

然而,台積電面臨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了。工廠已經建起來了,資金已經投入不少了,人才也包機送過去了,但芯片補貼卻沒有到位,巴菲特還撤走了八成的股票。

近日,美媒更暴露了台積電面臨的嚴重問題,成本過高、員工及供應商壓力很大。

讓台積電始料未及的是,美芯片制造成本不僅高出50%,連建廠成本都比台灣高出至少4倍。還有跟隨過去建廠的相關供應商表示,成本上升太多,只能提價了。

于是,傳出台積電做出了兩個決定,一是將歐洲建廠計劃推遲兩年,二是加碼南京工廠的28nm成熟制程。于是,有分析認為台積電開始回頭了,將會收縮歐美建廠。

然而,大家可能想得過于簡單了,台積電怎麼會輕易回頭呢,如今已經身不由己了。

首先,已經在美投入大量資金。建晶圓廠是非常耗費資金的,台積電美工廠之前投資是120億美元,後來要再建一個廠,將資金增至了400億美元,即使這樣也不夠。

台積電已經投入了這麼大一筆資金,豈能是想回頭就回頭的,于是做出第三個決定。

台積電董事會近日決定,將向美工廠再增資35億美元。不過,台積電批準注資的要求是不超過35億美元。可見,台積電有多麼不情愿,但又不得不繼續增資美芯片廠。

其次,獲取補貼還得遵循規則。台積電在美建廠要想獲得補貼,就得按人家規則,未來十年不得到大陸新建或擴建晶圓廠。況且,台積電大陸廠也僅有一年的豁免期。

再者,成熟制程布局不占優勢。基于以上原因,台積電即使想回頭,也無法在大陸市場發展,只能維持原來的南京廠。雖然南京廠已經決定擴產,但如今已不占優勢。

因為我們的中芯國際早就已經布局,連續四次投資擴建28nm成熟制程的晶圓廠。

從以上的三個決定來看,台積電即使想回頭,也無法回頭了,在美建廠如今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這也是為什麼張忠謀會表示,美方打造芯片產業,不如投資台積電。

如今,連蘋果這個第一大客戶都砍單12萬片,英特爾也要推遲3nm訂單,台積電只有繼續爭取美企。對此,外媒表示,台積電想回頭已經太晚了,后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