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相繼「出手」,華為也決定了!外媒:中美已展開交鋒!

近日ChatGPT突然火起來了,這款由美國OpenAI研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序,在全球互聯網上深受關注,因為這款程序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似乎還能對答如流,甚至還可以寫編劇、代碼。

一時間關于新一代技術變革、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巨頭企業扎堆入局AI的消息,在互聯網上激烈地討論了起來,并引發資本市場跟進炒作。

但事實上,無所不能的ChatGPT是一款依托大量模型訓練的預訓練模型「機器人」,在進行預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投喂」海量數據,才能使模型理解人類語言并模擬出非常真實的類人表達方式。

所以ChatGPT并不是非常前沿的技術,而是 在算力基礎上對人工智能的預訓練,這其中最關鍵的其實是云計算基礎設施,而非程序本身,如果想要人工智能得到較大發展,最關鍵的還是要發展云計算。

面對這一領域,中美相關企業紛紛出手了。據華爾街日報稱, 稱雄全球的美國云計算公司在東南亞正面臨來自中國對手的激烈競爭,雙方已經展開正面交鋒了。

報道指出,雖然亞馬遜和微軟的云計算部門在市場份額上仍占據主導地位,但 中企已經在努力追趕中了,并且已領先美國對手成功進入了泰國和印尼等東南亞新興市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赴海外拓展業務,對于很多中企來說,東南亞將是優先市場,因為中企在歐美地區面臨著更多審查,相比之下東南亞的盈利幾乎要大得多。

所以騰訊、阿里和華為等提供云計算服務的中企,這兩年開始大力布局東南亞市場了。

阿里巴巴去年就承諾 要在未來3年內投資10億美元支持合作伙伴,今年1月還在新加坡設立了國際能力中心。

騰訊則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 為東南亞等國家的直播和社交平台提供云服務,同時騰訊還在為越南等國家的游戲公司提供支持服務。

還有華為也做出了決定,正在 為泰國和馬來西亞提供智慧城市等項目的云服務,去年還表示要投資3億美元在印尼開發云基礎設施。

從騰訊、阿里和華為這些企業做出的決定就能發現,中企的確已經開始與美國展開正面交鋒了,所以外媒才有這番判斷。

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指標上,中國的云計算公司已經超越美國同行了, 在東南亞市場上,騰訊、阿里和華為運行的可用區比亞馬遜和微軟更多,未來還會進一步拉開差距。

雖然短期來看,美國公司在全球云計算市場的領先地位不會被很快顛覆,但中國企業向來都是下的戰略棋,始終是著眼于未來。

以阿里巴巴為例, 早在2009年就拿出了10億元自研云計算,在當時可謂是眼光超前,而且在成立后的13年里,阿里云始終處于一個虧損狀態,但阿里巴巴對這個項目一直高度重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財年阿里云實現扭虧為盈,雖然首次盈利僅有11億元,相當于2009年宣布投入的那點錢,但長遠的決定已經讓阿里云成為全球第三。

阿里云的成功也讓中國擁有了行業領先的云服務,更重要的是 保證了用戶的數據隱私,國內涉及敏感的敏感數據幾乎都放在了阿里云,這些應用包括12360、國家稅務局等。

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上已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云計算、手機、家電還是新能源汽車等,依托國家的發展,誕生了有實力立足于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

相信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企業核心技術的突破,未來中企在全球市場一定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對美國科技實現全面超越將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