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危机四伏,德国前总理重出江湖,还给普京送上了一份“大礼”
当美国在亚洲兴风作浪、全球都在看佩洛西有何举动的时候,欧洲局势也在悄然生变,普京开始给欧盟“断气”之后,有感于“不能再等下去”的德国,选择了请求加拿大送上涡轮机。德国的打算,是迅速将涡轮机运到俄罗斯,好让俄罗斯修好“北溪1”天然气管道,恢复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
原因很简单,欧盟现在正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包括能源价格大涨和通胀严重,最遭殃的是德国。
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连串的迹象表明,俄罗斯之所以决定给欧盟“断气”,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技术原因,更多是因为普京想给德国一个“下马威”。
8月3日,俄天然气公司表示,因为西方对俄制裁的原因,德国已经不可能交付涡轮机。但根据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表态,涡轮机之所以运不到俄罗斯,只是因为俄罗斯在耍花招,德国随时都可以将涡轮机送往俄罗斯,前提是俄罗斯愿意接收。
朔尔茨认为,俄罗斯不过是在将“缺乏涡轮机”当成借口,目的是为了施压欧盟,即便得到涡轮机,普京也会用别的理由给欧盟“断气”。
此前,普京曾在7月底表示,俄罗斯原本的打算是“欧盟需要多少天然气,俄罗斯就会提供多少”,但因为欧盟单方面的原因,俄罗斯不得不对欧盟减少天然气供应。
现在好了,德国主动让步,加拿大也愿意妥协,俄罗斯却不开心了。俄罗斯似乎铁了心要让德国吃苦头。
就在此时,一位重量级人物来到了莫斯科,那就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8月3日,施罗德表示,自己在上周和普京举行了会谈,地点在莫斯科,好消息是,普京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俄乌之间达成的粮食出口协议,可能为实现停火提供了一个条件。
施罗德认为,想解决克里米亚问题并不容易,可能得等到下一代人去解决,乌克兰应该放弃加入北约,和奥地利一样保持中立,但可以拥有军队。
施罗德强调,未来的情况会更加复杂,俄乌仍然在顿巴斯激战,俄罗斯是否会停火且恢复2月24日之前的边界线,仍是未知数。
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确实招待了施罗德,施罗德还曾问普京,俄罗斯能否重启“北溪2号”。普京认为,从技术上看,重启“北溪2号”是可行的,此前有过很多次铺垫,虽然“北溪2号”机制复杂,但已经做好了立即投入使用的准备。
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表示,“北溪2号”可以满足欧盟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俄罗斯明里暗里呼吁德国重启“北溪2号”的表态,没有得到搭理,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态度强硬,还不忘强调重启“北溪2号”就是对俄罗斯举白旗。
施罗德亲赴俄罗斯,主要是为了两件事,一是调停俄乌冲突,二是缓解德国能源危机。这并不是施罗德第一次亲赴莫斯科,此前已经去过一次,不同的是,当时,德国媒体和政客没少谴责施罗德是“普京的人”。因为过于“亲俄”,施罗德还遭到了德国联邦议院的制裁。
但在当下,随着德国陷入能源价格大涨、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困境,德国政客对施罗德的态度好多了。很多德国民众都在担心一件事,那就是俄罗斯在冬天彻底对欧盟“断气”,这一幕如果真的出现,等待德国的将是付出沉重代价。
普京确实很够意思,上一次出动专机、专门将施罗德接到了莫斯科,这一次又是热情招待施罗德,而且表态都很直白,双方都是坦诚相待。
施罗德也给普京送上了一份“大礼”,那就是呼吁重启“北溪2号”。施罗德力主重启“北溪2号”,还谴责了德国总理朔尔茨。
施罗德表示,为了减轻欧盟民众的压力,必须重启“北溪2号”,这是解决欧盟能源危机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朔尔茨放弃“北溪2号”给德国带去了严重后果,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
施罗德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混乱还在后头,因为冬天还没到,如果因为对俄制裁而让德国遭遇重创,朔尔茨怎么给德国民众一个交代?
当然了,现在执掌德国的是朔尔茨,而不是施罗德和默克尔,施罗德和朔尔茨唱反调、公开谴责朔尔茨叫停“北溪2号”、亲赴莫斯科与普京会面,有可能是刻意为之,但也有可能是在配合朔尔茨唱双簧。
再过3个月,欧盟就会迎来寒冬,气温急转直下的时候,德国民众最关心的,不是乌克兰能不能扭转战局,也不是德国能不能实现重新武装,而是怎样取暖和度过寒冬。如果朔尔茨无力解决危机,反而让德国民众冻得瑟瑟发抖,等待朔尔茨的必然是抗议不断。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已经重出江湖、亲赴莫斯科去劝说普京了,不知道铁娘子默克尔会在何时出山?
此前,默克尔曾表示,如果时机合适,且基辅和柏林都对她发出邀请,她就会考虑出面调停俄乌冲突。
默克尔重出江湖的时间,很有可能在冬天,到时候,与俄军交战了大半年的乌克兰,制裁了俄罗斯数个月的欧盟,都会有筋疲力尽之感。默克尔在那个时候前往俄罗斯获知基辅,确实再合适不过。
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到了明天就会成为过去,再过段时间就会变成历史。但是地球每天都在转动,太阳也会照常升起,用冷静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奋力提升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继续砥砺前行,奔赴更为辽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