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西方不应该低估俄罗斯,普京能够赢得俄乌战争

作者:刺客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公开声称“不能让普京当俄罗斯总统”,并扬言要“利用乌克兰战争搞垮普京政权”。不过,华盛顿方面随后出面澄清,“美国无意在俄罗斯搞政权更迭”。显然,美国人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推翻普京政权。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个多月,西方对俄制裁也如影随形没完没了。不过,俄罗斯人虽说承受西方制裁之苦,但他们对普京的支持却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据观察者网7日报道,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从4月25日到5月1日短短几天时间,俄民众对普京的信任度上升了0.9个百分点,创下了81.3%的新纪录。

显然,相比于拜登这个“准战时总统”不到40%的支持率,普京这个“战时总统”的支持率,可以说是甩了拜登几条街。这也就难怪一向推翻他国合法政权成瘾的美国,不敢对普京政权发出颠覆威胁。不断飙升的支持率说明:普京在乌特别军事行动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这也意味着,西方通过制裁来削弱俄罗斯人斗志的企图,也已宣告破产。

八成俄民众支持普京这个“战时总统”,说明他们认可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和“正义性”。强大的民意支持,给予了普京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底气和政治资本。所以,尽管西方一直唱衰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但欧洲一些媒体却不得不承认;普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似乎已没有什么悬念。

据京报网6日报道,德国《世界报》日前刊发维也纳特蕾西亚军事学院军事专家赖德纳的专访称,俄罗斯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西方不应该低估俄罗斯,更不应该将俄军在乌克兰行动缓慢当成弱点。事实是:普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赖德纳在专访中表示,现在俄军行动虽说没有开始时那么迅速,但这正是俄军想要的。因为这让俄军的营级战斗群加强了中央指挥和互相联系,显著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另外,赖德纳还说,西方提供的重型武器对乌克兰来说已经太晚了,由于俄军的封锁,目前很多西方重型武器都滞留在第聂伯河和扎波罗热一带,无法安全送到前线乌军的手里。

西方政客和媒体极力贬低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成效,无非就是向国内纳税人证明,他们给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正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他们依靠这些军援,就能帮基辅扭转败局。事实上,俄军第二阶段战略,将主攻重点放在顿巴斯等靠近俄罗斯边界的地区,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从而为俄军持续进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俄军宣布对进入乌克兰境内运送北约武器的交通工具进行攻击,目的就是掐断外部对乌军事援助,摧毁基辅的抵抗意志。这将意味着,北约援助给乌克兰的重武器,很难顺利送到前线乌军的手里。所以,赖德纳认为“西方的重型武器来得太晚了”。

由于很多西方国家都无法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看似来势汹汹的对俄制裁,无法对俄经济命脉形成致命性打击。俄能源的继续热销,让普京在乌特别军事行动有了充足的经济保障。而国内民众对普京的支持,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就可以放开手脚实现其在乌克兰的最终战略目标。

所以说,西方竭尽全力地对乌军事援助,虽说给俄军造成很大的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改变战场的形势。现在乌克兰战场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俄罗斯的手里。俄军完全有能力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打击乌军。对此,赖德纳警告西方国家:如果西方为掩饰实际情况,一味渲染俄军在乌克兰的“处境糟糕”,对美欧国家是没有帮助的。